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选修课√ | 
        
            |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3/2 |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8 | 
        
            | 授课时间:1-11周 星期日 1-3节 | 授课地点:12N-302 | 
        
            | 开课单位: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 适用专业班级:2012机械设计本卓越班 | 
        
            |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孙振忠 | 职称:教授 | 
        
            | 联系电话:15999867428 | Email:sunzhzh@tom.com | 
        
            |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 | 
    
 
 
二、课程简介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工程素养的主干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玩具产品的结构组成要素、功能的实现及装配和相关塑胶结构零件的制造,使学生了解常用塑胶材料(ABS、PP、POM)的特性、应用及注塑加工,熟悉注塑模具(二板模、三板模)的结构,掌握玩具产品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伟易达集团开发部机械助理工程师岗位专业理论技能,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实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塑胶材料(ABS、PP、POM)的特性、应用及注塑加工,熟悉注塑模具(二板模、三板模)的结构,掌握玩具产品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玩具产品的结构组成要素、功能的实现及装配和相关塑胶结构零件的制造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内容是以CAD/CAM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产品建模与数值模拟等基础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学好塑胶类产品造型设计有很大影响。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模具设计与制造》,田光辉、林红旗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 (2009年9月1日)。
 
2、推荐参考书: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李厚佳、王浩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 周次 | 教学主题 | 要点与重点 | 要求 | 学时 | 
        
            | 1 | 常用塑胶材料和制品及成型 | 了解塑胶材料(ABS、PP、POM)的特性、应用和注塑成型。 | 了解和熟悉 | 2 | 
        
            | 2 | 注塑模具成形与零件结构要求及常见缺陷 | 了解注塑机的结构及成形加工工艺;掌握模具成型与零件结构的关系;认识注塑模具成形常见缺陷特征。 | 掌握注塑模具成形与零件结构要求及常见缺陷 | 2 | 
        
            | 3 | 常用注塑模具结构 | 熟悉注塑模具(二板模、三板模)的结构。 | 熟悉注塑模具结构 | 4 | 
        
            | 4 | 玩具安全标准介绍 | 了解小物件可触及性尖点和利边 夹手等定义;了解盐雾试验、功能摔机、冷热循环、拉力测试、扭力测试、跌落测试、倾翻测试、冲击测试、压力测试、电池箱漏液测试、咽噻及窒息测试等试验及测试手段。 | 了解玩具安全标准检测方法 | 2 | 
        
            | 5 | 玩具产品外形及功能结构布局 | 了解玩具产品功能特点、外形与功能结构关系,结构设计前期准备;熟悉定位、连接及紧固的要求和作用,掌握相关结构设计。 | 掌握相关的玩具产品结构设计 | 2 | 
        
            | 6 | 塑胶件常用加强结构及应用 | 熟悉塑胶件常用加强结构,掌握相关具体应用;了解PCB、电子元器件的装配及应用,掌握PCB、LED和开关安装相关结构设计。 | 掌握塑胶件常用加强结构设计 | 3 | 
        
            | 7 | 按键及推摯相关结构设计 | 熟悉Rubber Contact、鍋仔、Fxle   Keybed的特性及相关参数,掌握按键相关结构设计;熟悉推摯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结构设计。 | 掌握按键及推摯相关结构设计 | 3 | 
        
            | 8 | 喇叭固定安装及电池箱结构设计 | 了解喇叭原理,熟悉喇叭尺寸规格和固定位结构的要求及对音效的影响,掌握固定位结构设计;熟悉电池规格参数,电池箱安全要求,掌握相关结构设计。 | 掌握喇叭固定安装及电池箱结构设计 | 3 | 
        
            | 9 | 玩具产品设计作业辅导 | 能应用PRO/E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作业三周完成)。 | 掌握产品结构设计 | 3 | 
    
 
 
表2  实验教学进程表
    
        
            | 周次 | 实验项目名称 | 要点与重点 | 掌握程度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学时 | 
        
            | 10 | 教学参观1 | 参观伟易达模房和注塑生产车间 | 了解塑胶材料(ABS、PP、POM)的特性、应用和注塑成型,认识注塑模具成形常见缺陷特征,熟悉注塑模具的结构 | 验证性 | 必做 | 4 | 
        
            | 11 | 教学参观2 | 参观伟易达PCB-电子元件组装生产车间 | 了解玩具安全标准的各种检测方法,如盐雾试验、功能摔机、冷热循环、拉力测试、扭力测试、跌落测试等。 | 验证性 | 必做 | 4 |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分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和课外项目三部分。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实验和课外项目分组进行,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的内容跨度较大,要多练多想,善于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做好笔记,老师所讲的内容和例题与教材往往不一致,是老师自己的经验总结,注意将老师所讲内容与教材、参考书的比较,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3小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核等方面的要求。
课前预习,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勤于动脑动笔,认真演算习题,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必须参加实验课,亲自动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说明课程成绩评定的内容、方法及评定标准,使学生清楚考核要求。)
    
        
            |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及要求 | 权重 | 
        
            | 到堂情况 | 1. 评价标准:是否迟到、旷课、早退 2. 要求: 每节课点名或签到 | 8% | 
        
            | 课堂讨论 | 1. 评价标准: 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要求: 采用课间讨论 | 2% | 
        
            | 完成作业 | 1. 评价标准:习题参考解答。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独立、按时完成操作。 | 10% | 
        
            | 实验 | 1. 评价标准:实验态度,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回答实验思考题的正确性。 2. 要求: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按照实验报告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回答实验思考题。 | 10% | 
        
            | 期末考核 | 1. 评价标准:按要求现场操作。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独立、按时完成考核。 | 70% | 
        
            | 期末考试方式 | 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 | 
    
十、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   我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部)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钟 守 炎          日期: 2014  年 2 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