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述了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知识,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现代CAD/CAM的自动编程技术;机床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其组成;数控插补原理、刀补原理,及其计算机实现方法;数控伺服系统基本组成,检测装置基本原理及其选用,位置控制的实现原理及方法;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数控系统速度及加减速控制的实现方法。
三、课程目标
根据未来可能面对的行业,具备能够开展数控机床高层次运用、维护以及研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l      理论方面:
1. 了解数控机床复杂零件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了解数控机床轨迹运动控制原理与实现方法;
3. 了解数控机床误差成因与精度控制原理;
l      实验方面
1. 与上述课程教学目标配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
2. 实验包括数控机床软硬件认知、数控加工编程等内容。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先修课程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机床数控技术》,梅雪松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参考书:
1.   《数控技术》,廖效果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   《数字控制技术》,叶蓓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严爱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教学进程表
    
        
            | 序号 | 周次 | 教学主题 | 要点与重点 | 要求 | 学时 | 
        
            | 1 | 1 | 数控技术概述 | 数控机床分类和产生、发展及趋势,数控技术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 了解数控机床发展历史,掌握数控技术基本概念和知识 | 2 | 
        
            | 2 | 2 |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1 | 数控编程工艺分析,数控机床坐标系 | 掌握数控编程工艺分析内容和流程,掌握数控机床的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 | 2 | 
        
            | 3 | 3 |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2 | 数控程序的一般格式和编程代码 | 掌握数控程序的一般编程格式和常用编程代码。 | 2 | 
        
            | 4 | 4 |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3 | 数控车加工及其手动编程 | 掌握车数控加工程序手动编程 | 2 | 
        
            | 5 | 5 |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4 | 数控铣加工及其手动编程 | 掌握铣数控加工程序手动编程 | 2 | 
        
            | 6 | 6 | 实验 | 手动编程、数控机床加工实操 | 手动编写一个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机床上完成加工操作 | 2 | 
        
            | 7 | 7 | 实验 | 数控机床构成 | 了解数控机床软硬件构成实际形式 | 2 | 
        
            | 8 | 8 | 数控系统硬件与软件1 | 数控系统软硬件构成、数控机床参数 | 掌握数控系统软件应构成和数控机床参数 | 2 | 
        
            | 9 | 9 | 数控系统硬件与软件2 | 轴远动控制软件算法 | 掌握插补原理算法、刀具补偿原理 | 2 | 
        
            | 10 | 10 | 数控系统的逻辑控制与通信 | PLC,数控通信总线与接口 | 了解数控机床PLC应用,了解数控通信总线与接口 | 2 | 
        
            | 11 | 11 | 数控伺服反馈测量元件原理 | 数控机床上各种位移转速测量设备 | 掌握数控机床上脉冲编码器、光栅和激光的等测量原理 | 2 | 
        
            | 12 | 12 | 伺服进给驱动系统1 |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和步进电机 | 了解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掌握步进电机控制原理 | 2 | 
        
            | 13 | 13 | 伺服进给驱动系统2 | 直流、交流伺服电机及其控制原理 | 掌握直流、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原理 | 2 | 
        
            | 14 | 14 | 机床主轴系统与控制 | 主轴驱动,直流主轴电机、交流主轴电机,高速主轴动平衡 | 了解数控机床主轴结构,掌握其控制原理,掌握高速主轴动平衡控制 | 2 | 
        
            | 15 | 15 | 数控机床误差与补偿 | 数控机床误差及其补偿 | 了解数控机床本体、主轴系统、进给系统及数控系统的误差及其补偿方法 | 2 | 
        
            | 16 | 16 | 机动 |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实操实验和上机编程结合的方式。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机械、数学、计算机、电子等,因此,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课外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学习数控机床的编程说明书。
2.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编程练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2小时,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4小时。
3.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如果作弊,以0分计。课前预习,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
4.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非常欢迎同学们对本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各方面提出建议。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及要求 | 权重 | 
        
            | 作业 | 1. 评价标准:独立、解答合理、及时完成给满分。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答,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 20% | 
        
            | 考勤 | 1. 评价标准:缺勤第一次扣1分,第二次扣5分,第三次扣10分 2. 要求:全勤。 | 10% | 
        
            | 期末考试(闭卷) | 1. 评价标准:试卷参考解答。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独立、按时完成考试。 | 70% | 
        
            | 期末考试方式 | 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