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家具设计Ⅱ | 课程类别:必修课 ü选修课□ | 
        
            |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4/6/4           |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 
        
            | 授课时间:周一,1、2、3,周二5、6、7 | 授课地点:工业设计专业教室 | 
        
            | 课程所属院(系):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 
        
            |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张乃沃 | 职称:副教授 | 
        
            | 联系电话:13924345852 | Email:naiwo@163.com | 
        
            |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或集体答疑的方式。2.个别答疑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与电话联系等方式。 |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家具设计方向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将以前所学的“家具设计Ⅰ”、“家具材料学与工艺”等知识串联起来,熟悉家具设计系统的流程与要求,独立完成家具产品的设计任务。包括消费市场调查、家具造型、家具材料的选用、家具结构与工艺的设计、材料成本核算等,并书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出成套图纸,制作出相应家具模型,完成完整的设计项目。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具造型设计的各要素、家具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理解并运用家具设计创新的方法;掌握家具设计流程,并制作相关模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一方面通过一些小型的创新思维方法来打开设计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多个专题设计来完成完整的家具设计流程,并将创新思维方法运用其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设计的目标,发掘自身设计创新的潜力。同时善于发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能通过与同伴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家具设计Ⅰ和家具材料与工艺,要求学生对家具设计史、材料与工艺、尺寸等有一定掌握。同时为后续课程室内陈设、展示设计等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家具设计》 李凤崧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家具造型设计》 刘文金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家具设计分析与应用》 杨玮娣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城市家具系统设计》  鲍诗度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 周 次 | 教学主题 | 要点与重点 | 要求 | 学时 | 
        
            | 1 | 变废为宝 | 1、 关于作业要求 2、 生态危机 | 建立生态危机的概念 | 3 | 
        
            |       | 变废为宝 | 1、作业讲解 | 建立生态危机的概念 | 3 | 
        
            | 2 | 变废为宝 | 1、 作业讲解 2、 生态设计的理念、特征、方法 | 建立生态设计的基本观念 | 3 | 
        
            |   | 变废为宝 | 作业讲解、方案材料收集 | 方案材料收集 | 3 | 
        
            | 3 | 变废为宝 | 设计制作 | 设计制作 | 6 | 
        
            | 4 | 变废为宝 | 设计制作 | 设计制作 | 3 | 
        
            |   | 1、作业要求 2、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 日本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要求从日本现代设计中对传统的传承进行反思 | 3 | 
        
            | 5 | 1、讨论作业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 1、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2、现代中国为何面临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  3、中国传统国学概念 | 初步了解国学 | 3 | 
        
            |   | 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中国情结 | 了解贝律铭的主要设计思想和作品 | 要求总结怎样从建筑的形式上来传承传统 | 3 | 
        
            | 6 | 王澍建筑设计中的人文情怀 | 了解贝王澍的主要设计思想和作品 | 要求总结怎样从建筑的形式上来传承传统 | 3 | 
        
            |   | 中国圈椅与瓦格纳 | 了解古典圈椅的知识和伟格纳等现代设计师对圈椅的再设计 | 要求总结他们怎样从家具的形式上来传承传统 | 3 | 
        
            | 7 | 讨论与制作 | 对自己家乡风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 找到能做设计创新的点 | 6 | 
        
            | 8 | 讨论与制作制作 | 凳子的制作 | 凳子的制作 | 6 | 
        
            | 9 | 专题设计 |   |   | 6 | 
        
            | 10 | 专题设计 |   |   | 6 | 
        
            | 11 | 专题设计 |   |   | 6 |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课题强化训练等教学方法。在讲述理论的同时,每个章节有设计课题,设计课题采用讲解、讨论、绘制图形、制作模型等方法完成。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学好本课程,除了听老师讲课以外,还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设计课题中(查找资料、调研、与同学间的互动讨论、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等)。同时多看一些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书籍。
2、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1)《设计几何学》(美)金伯利·伊拉姆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世界家具例说》 陈苑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3)《理解与创新》  沈杰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4)《创新的艺术》汤姆·凯利著 中信出版社
(5)《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台湾磐筑创意有限公司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达到课程目标,学生在课内课外所花费的最少时间必须保证每周18小时。
4.学生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能积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积极改进。能积极参与有效的讨论。按时按量按质完成课题设计。期末考试不进行笔试,考试成绩以课题设计为主,辅以平时的课堂表现。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责任和义务,对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及要求 | 权重 | 
        
            | 到堂情况 | 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 10% | 
        
            | 课堂讨论 | 认真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老师良好沟通 | 30% | 
        
            | 完成作业 | 独立完成课题设计 | 60% | 
        
            | 期末考核方式 | 实操 |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田君                 
 
日期:  2015   年  3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