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摄影 | 课程类别:必修课 ■     选修课□ | 
        
            |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6/6/2 |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18 | 
        
            | 授课时间:1-6周,周一5-7节 | 授课地点:6C301 | 
        
            | 开课单位: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 适用专业班级:2012工业设计本1班 | 
        
            |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杨金山 | 职称:讲师 | 
        
            | 联系电话: | Email: | 
        
            |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答疑随课堂、课后、Q群、电话进行,鼓励学生提问题。 | 
        
        
            |  |  |  | 
        
    
 
 
二、课程简介
摄影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是平面专业获取原始设计素材和收集资料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任何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摄影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照相机的基本知识、现代摄影技术,摄影造型规律,商业摄影的创意、布光、拍摄、暗房制作等技巧以及摄影发展历史与艺术美学等知识。摄影要在不断地掌握摄影技术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潜心研究摄影艺术的构图方式、造型法则、光影色调以及审美意境等各方面的奥秘,但最终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才能体会到摄影的艺术真谛,因而实践课程占得比例较大。本课程通过摄影教学向学生介绍相机的主要构造、性能、使用方法,照片成像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法及拍摄技巧,商业摄影的基本常识以及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基本摄影拍摄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相机的主要构造、性能、使用方法,理解照片成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影的构图、曝光、用光的基本技法及拍摄技巧,数码摄影的基本常识以及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这一特殊的造型工具为工业设计专业服务及进行其他视觉传达设计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独立课程,没有相关前后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摄影技术 》于然、于琪林 编著 /2014/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推荐参考书:
《21世纪高等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规划教材:现代数码摄影》马旭,尹晓燕 编著/2008-09-01/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业广告摄影---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王骅 编/ 2012-4-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业摄影与创意》夏洪波,王传东 编著/ 2012-1-1/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 周 次 | 教学主题 | 要点与重点 | 要求 | 学时 | 
        
            | 1 | 导入课程 | 读图时代的摄影、照相机的发展和分类 | 了解摄影的性质、器材分类原则 | 6 | 
        
            | 2 | 摄影器材 | 机身、镜头和配件 | 了解完整的摄影器材体系 | 6 | 
        
            | 3 | 摄影曝光、用光、构图 | 常见摄影曝光方法、用光技巧、构图的方法 | 掌握摄影的三要素 | 6 | 
    
 
 
表2    实验教学进程表
 
    
        
            | 周次 | 实验项目名称 | 要点与重点 | 掌握程度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学时 | 
        
            | 4 | 户外摄影实践 | 校园风光、建筑、人像 | 曝光正确、构图合理 | 设计性 | 必做 | 6 | 
        
            | 5 | 商业摄影实践 | 摄影棚人像布光拍摄 | 了解影棚人像摄影流程 | 设计性 | 必做 | 6 | 
        
            | 6 | 商业摄影实践 | 摄影棚静物布光拍摄 | 了解影棚静物摄影流程 | 设计性 | 必做 | 6 |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本课程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于摄影的理解,本课程教学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为学生自学指定必读书目和参考阅读文献目录,建议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不对某一教材简单复制与重复,要以恰当合理的结构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组织小组或班级进行案例分析及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摄影技术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创建不同的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全天候的教学。所运用的,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课程实践性强,实验安排18学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摄影的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的自主性学习倾向比较强,操作性比较强,根据现阶段社会实际情况,建议学生拿起相机(最好是单反)进行拍摄。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摄影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并与其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深化的了解和探索需要学生通过书籍、网络以及拍摄活动等渠道获得。
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
学生可以阅读的书籍很多,包括:
《摄影圣典》(美)霍伊 著,孙立群,刘芳,徐剑梅 译/2007-11-01/中国摄影出版社
《商业摄影师的专业之路》(第二版)(美)约翰·哈林顿 著,马振晗 译/2011-05-01/清华大学出版社
摄影网站:
设计之家http://www.sj33.cn/、蜂鸟网http://www.fengniao.com/等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每周授课6课时,课外作业以及查阅资料另需至少4课时,共10课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学生上课的要求,主要是参与度的要求,至于最后学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不必过于强求。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根本就没有相机,所以我特别注重考勤以及作业情况,希望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所收益。鉴于教学理念以及课程实际情况,本科目不适合以考试的方式决定学生成绩,而改为平时成绩加考勤的方式。最终成绩为平时作业的平均分,如果考勤中有旷课现象的,一次在总评分中扣5分。没有交作业或者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一次总评分中扣10分.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希望大家如实填写。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及要求 | 权重 | 
        
            | 到堂情况 | 有旷课现象的,一次在总评分中扣5分。 |   | 
        
            | 课堂讨论 | 不列入加减分范围 |   | 
        
            | 完成作业 | 按照要求完成3份作业并依时提交,没有交作业或者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一次总评分中扣20分 |   | 
        
            | 实验(实训) | 不列入加减分范围 |   | 
        
            | 单元测试 | 无 |   | 
        
            | 期末考核 | 无 |   | 
        
            | 期末考试方式 | 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 | 
    
  
 
 
 
 
 
十、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   我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部)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田君          日期: 2015 年   2 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