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选修课√ 
				 | 
		
			| 
					总学时/学分:32/2 
				 | 
					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32 
				 | 
		
			| 
					授课时间:三(5-6)/1-16周 
				 | 
					授课地点:6B203 
				 | 
		
			| 
					任课教师姓名:赵少勇 
				 | 
					职称:讲师 
				 | 
		
			| 
					所属院(系):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 
		
			| 
					联系电话:13423320556 
				 | 
					Email:zhaosy@ dgut. edu.cn    
				 | 
		
			|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 
				 | 
	
	二、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是为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会计》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目的,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本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会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扩展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利用经济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的基本方法,理解其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长期投资决策、战略会计等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等基本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工作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等,其内容是工程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规划与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学好后续课程具有较大的影响。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管理会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3版 
	参考教材: 
	1、《管理会计》,毛付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管理会计》,人大系列教材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 
						周 
					 
						次 
					 | 
						教学主题 
					 | 
						要点与重点 
					 | 
						要求 
					 | 
						学时 
					 | 
			
				| 
						1 
					 | 
						绪论 
					 | 
						管理会计涵义 
					 
						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 
						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涵义;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 
						2 
					 | 
			
				| 
						2 
					 | 
						成本性态分析 
					 | 
						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 
						掌握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 
						2 
					 | 
			
				| 
						3 
					 | 
						变动成本计算法 
					 | 
						变动成本计算法概述 
					 | 
						掌握基本方法 
					 | 
						2 
					 | 
			
				| 
						4 
					 | 
						 变动成本计算法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 
						掌握两种方法当期营业净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 
						2 
					 | 
			
				| 
						5 
					 | 
						本量利分析 
					 | 
						本量利分析概述;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 
						掌握保本点的确定方法 
					 | 
						2 
					 | 
			
				| 
						6 
					 | 
						本量利分析 
					 | 
						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 
						掌握基本方法 
					 | 
						2 
					 | 
			
				| 
						7 
					 | 
						本量利分析 
					 | 
						多品种下的本量利分析 
					 | 
						掌握贡献边际指标的涵义及计算方法 
					 | 
						2 
					 | 
			
				| 
						8 
					 | 
						案例 
					 | 
						解决实际问题 
					 | 
						结合理论,分析案例 
					 | 
						2 
					 | 
			
				| 
						9 
					 | 
						预测分析 
					 
						  
					 | 
						预测分析概述;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与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 
						掌握基本预测方法 
					 | 
						2 
					 | 
			
				| 
						10 
					 | 
						短期经营决策 
					 
						  
					 | 
						决策分析概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 
						掌握决策基本方法 
					 | 
						2 
					 | 
			
				| 
						11 
					 | 
						短期经营决策 
					 
						  
					 | 
						生产决策,定价决策 
					 | 
						掌握决策基本方法 
					 | 
						2 
					 | 
			
				| 
						12 
					 | 
						案例 
					 | 
						解决实际问题 
					 | 
						结合理论,分析案例 
					 | 
						2 
					 | 
			
				| 
						13 
					 
						  
					 | 
						全面预算 
					 | 
						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 
					 
						  
					 | 
						掌握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 
					 
						  
					 | 
						2 
					 | 
			
				| 
						14 
					 | 
						责任会计 
					 | 
						责任中心的涵义,责任中心的设置 
					 
						  
					 | 
						了解责任中心 
					 | 
						2 
					 | 
			
				| 
						15 
					 | 
						案例 
					 | 
						解决实际问题 
					 | 
						结合理论,分析案例 
					 | 
						2 
					 | 
			
				| 
						16 
					 | 
						课程总结 
					 | 
						  
					 | 
						  
					 | 
						2 
					 |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辅以工厂参观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的内容较多,范围宽泛,要善于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达到将书“从厚读到薄”和“从薄读到厚”的境界;做好笔记,老师所讲的扩展内容和实例与教材往往不一致,是老师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注意将老师所讲内容与教材、参考书的比较,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2小时,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4小时。 
	3.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课前预习,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勤于动脑动笔,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4.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及要求 
					 | 
						权重 
					 | 
			
				| 
						阶段综合性作业(共4次,课外完成) 
					 | 
						1. 评价标准:习题参考解答。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进行解答,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 
						30% 
					 | 
			
				| 
						期末考核(闭卷) 
					 | 
						1. 评价标准:试卷参考答案。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独立、按时完成考试。 
					 | 
						70% 
					 | 
			
				| 
						期末考试方式 
					 | 
						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 
					 | 
						  
					 | 
		
	
 
	  
	十、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 
					  
				 
					  
				 
					我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部)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孙 振 忠          日期: 2014  年 2 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