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选修专业课程。作为一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专业技术课,它涉及现代设计学、现代制造学、计算机技术、电子与电气、控制学、现代管理学等方面,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方法、现代制造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能正确分析国内外制造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掌握各种制造模式的原理和作用,根据生产条件确定生产节拍、工艺流程和程序;了解各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能够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正确的先进制造技术;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和生产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在学习先进制造的基本理论等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并逐步形成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名机械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刻苦专研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专业深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专业课,先修课程为机械制造、工程材料、生产实习,对制造业能获得一定的初步了解和感性认识。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学好本课程对后续课程有很大的影响。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先进制造技术》,徐翔民等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2.参考书:《先进制造系统》,戴庆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 周 次 | 教学主题 | 要点与重点 | 要求 | 学时 | 
        
            | 1 |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1) | 制造与制造业的概念 | 了解制造和制造业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 2 | 
        
            | 2 |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2) | 1.制造业的发展与作用;2. 我国制造业现状 | 了解制造业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了解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差距 | 2 | 
        
            | 3 |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3) | 产品生命周期 | 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 | 2 | 
        
            | 4 |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4) | 1.先进制造系统的概念;   2.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 | 了解先进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 2 | 
        
            | 5 | 先进制造系统总论(5) | 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4.制造工程学科 |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程学科的概念和内涵 | 2 | 
        
            | 6 | 先进制造模式(1) | 制造模式的类型与作用 | 了解制造模式的分类,了解各个制造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 2 | 
        
            | 7 | 先进制造模式(2) | 1.并行工程;2. 敏捷制造 | 掌握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的的内容和流程 | 2 | 
        
            | 8 | 先进制造模式(3) | 1.可重构制造;2.大量定制 | 掌握可重构制造和大量定制的内容和流程 | 2 | 
        
            | 9 | 先进制造模式(4) | 1.成组技术;2.精益生产 | 掌握成组技术和精益生产的内容和流程 | 2 | 
        
            | 10 | 先进制造模式(5) | 1.计算机集成制造;2.虚拟制造; 3.网络化制造;4.智能制造 | 了解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和智能制造的概念 | 2 | 
        
            | 11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1)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内涵   | 了解物体成形方法,了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 2 | 
        
            | 12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2) | 1.快速成型制造;2.高能束加工技术 | 了解快速成型制造和高能束加工技术的原理 | 2 | 
        
            | 13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3) | 激光加工 | 了解激光加工的原理和各种分类及相对传统加工的优点 | 2 | 
        
            | 14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4) | 1.超精密加工技术;2.微纳制造   | 了解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微纳制造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2 | 
        
            | 15 |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5) | 生物制造 | 了解生物制造的原理和进展 | 2 | 
    
 
表2  实验教学进程表
    
        
            | 周次 | 实验项目 名称 | 要点与重点 | 掌握程度 | 实验类型* | 实验要求** | 学时 | 
        
            | 16 | 激光加工实训 | 加工演示;参数调整 |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零件制造流程及相关工艺 | 验证性 | 必做 | 2 | 
    
 
* 实验类型:分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四种。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要求:分必做、选做两种。
 
七、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分课堂教学和课程实验两部分。其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实验主要通过加深感性认识来促进对知识点的理性认识。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该课程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是几门课程的组合)、实践性强、理论抽象、概念繁多。因此,学习时要先理解后记忆,以达到事半功倍,切忌死记硬背。学习中要注重于分析、理解与运用,并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与综合应用。要重视实验环节,认真完成作业。
2.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3小时,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6小时。
3.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前需预习,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勤于动脑动笔,认真演算习题以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必须参加实验课,亲自动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
4.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 考核内容 | 评价标准及要求 | 权重 | 
        
            | 阶段综合性作业(共三次,课外完成) | 1. 评价标准:习题参考解答。 2. 要求:保质保量、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 每次4%,共12% | 
        
            | 实验(共1次) | 1. 评价标准:实验态度,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回答实验思考题的正确性。 2. 要求: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按照实验报告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回答实验思考题。 | 10% | 
        
            | 出勤 | 1. 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时间和实验教学时间。 2. 要求:按时参加每次上课和实验。三次以上未出勤者无该成绩。 | 8% | 
        
            | 期末考核(闭卷) | 1. 评价标准:试卷参考解答。 2. 要求:独立、按时完成考试。 | 70% | 
        
            | 期末考试方式 | 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 |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     我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部)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 田  君          日期: 2015  年 9 月 1日   |